苏提克·比斯是印度记者
为什么印度的政党会让有刑事指控的候选人参选?尽管他们过去有污点,为什么选民们还是支持他们?
政治学家米兰·瓦什纳夫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印度犯罪和民主之间的联系。他即将出版的新书《When Crime Pays》对印度选举民主令人不安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见解。
好消息是,这次大选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在2014年的上届大选中,5.54亿选民在90多万个投票站排队投票。代表464个政党的8250名候选人的命运岌岌可危。
坏消息是,543名当选议员中有三分之一(34%)面临刑事指控,高于2009年的30%和2004年的24%。
其中一些指控性质轻微,或有政治动机。但超过20%的新议员面临严重指控,如谋杀未遂、袭击公职人员和盗窃。
现在,印度的大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竞争变得非常激烈:2014年有464个政党参与角逐,而1952年第一次选举时只有55个。
2009年的平均获胜优势为9.7%,是自第一次选举以来的最低水平。在2014年压倒性的民意调查中,平均胜利差距为15%,但即便如此,这也远远低于2012年美国国会选举(32%)和2010年英国大选(18%)的平均胜利差距。
在印度,由执政的人民党和主要反对党国大党领导的几乎所有政党都有污点候选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瓦什纳夫博士说,首先,“促使政党选择有严重犯罪记录的候选人的一个关键因素归根结底是现金。”
不断上升的选举成本,以及政党和候选人少报收入和支出的影子选举筹资系统,意味着各政党更喜欢“自筹资金的候选人,他们不会占用有限的政党金库,而是为政党贡献‘租金’”。这些候选人中很多人都有犯罪记录。
在印度的三级民主制度中,有300万个政治职位;每次选举都需要相当多的资源。
许多政党就像由具有统治地位的人物和王朝统治的个人封地,缺乏党内民主——这种条件有利于“财大气大的机会主义候选人”。
“有钱、自筹资金的候选人不仅对政党有吸引力,而且可能在选举中更具竞争力。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瓦什纳夫博士说:“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竞选是一项昂贵的主张,候选人的财富是其竞选活力的一个很好的代表。”
政党也提名有犯罪背景的候选人参选,简单地说,因为他们会获胜。
在他的研究中,Vaishnav博士研究了最近三次大选的所有候选人。他将他们分为无犯罪记录的候选人和有犯罪记录的候选人,发现后者有18%的机会赢得下次选举,而“无犯罪记录”的候选人只有6%的机会。
他对2003年至2009年期间参加州选举的候选人做了类似的计算,发现“那些有未决案件的候选人在获胜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从政也是一个赚钱的职业——201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任议员的平均财富在一个任期内增长了222%。官方公布的重新竞选候选人(包括失败者和获胜者)的平均财富在2004年为26.4万美元(216110英镑),2013年为61.8万美元,增长了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