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模式开发找黄辉:181-2231-7848,可微可电,了解知识付费模式源码开发,知识付费模式开发价格,知识付费模式制作方案,知识付费模式模板出售。
知识付费被很多人视作是在售卖焦虑。或许,这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
真正意义上,目前的知识付费正如罗胖所说,是在扮演一个伴读小书童,陪伴着懒散的读书人。
我身边很多为知识付费的人,并不认可懒散二字。每天上班路上,用45分钟听一段知识;中午活动下在电脑前麻木的老腰,走进商场散步的过程里,再听45分钟;下班时再来一课……
懒散吗?
绝对算不上懒散,但知识付费本就不是要身体懒散,只是让脑子懒散。
简言之,通过各种拆书的方式,让人在短短一节课时间里,或许就掌握了一本书或一门技能的起手式。和十分钟看完一部电影、一张图搞清300页PPT并无二致。
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知识新蓝海,听着就让人激动。很多言之凿凿者认为:这一模式其实就是中小学教育里最常见的中心思想提炼,就和故事大纲、剧情简介并无二致。
似乎如此一来,就可以名正言顺堂而皇之的行使为教学者以报酬之意。殊不知,这依然是在偷换概念。
即使在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大行其道的中小学教育中,所概括的中心思想,也不过是熟读课文的一个环节。
从未有一篇需要3天学完的课程,只要10分钟提炼下中心思想就能打通任督二脉、学成毕业者。
一言以蔽之,还是给懒找理由。
举个例子:早前在解读大数据时,许多人好用沃尔玛的纸尿片与啤酒的故事来做解读。然后似乎如此一来,大数据的神奇也就明晰了。而动辄二三十万字的大数据书籍也全然没有继续阅读的必要。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解读蓝海战略时,就是一个他人没有进击的市场缝隙和跨界打劫;谈到一万小时定律,则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
听起来好有道理,又能偷懒又能学习,果然罗振宇所谓古代有人雇人给自己读书这档子事,好舒服。
于是,知识付费的风口形成了。只是它从来不自称自己是懒人经济,就好像自称做懒人生意的外卖,本质上却是在做没有空闲时间做饭菜的白领们的“忙人经济”一样。